('\n
“我们这行,加班都是按小时算钱,他家里有个瘫痪的老娘,恨不得住在工地上,不可能半夜跑出去。”他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这小子有点轴,上次张教练不让他蹭课,他还跟人吵了两句,说‘凭什么有钱人能练,穷人就不行’。”
\n
小周调阅了健身房5月9日的监控,下午3点15分,刘建军确实和张宝山在器械区争执过。画面里张宝山指着会员须知,刘建军涨红了脸,双手比划着什么,最后被巡场教练劝开。“就因为这个吵了两句,”巡场教练的蛋白粉杯子放在旁边的器械上,“张教练说他动作不标准,容易受伤,让他要么办卡请私教,要么别在器械区逗留,免得影响其他会员。”这场争执持续了不到五分钟,刘建军摔门而去时,监控拍到他的侧脸,眼神里满是不甘。
\n
核实刘建军的作案嫌疑时,小周发现了几处关键矛盾。“他穿41码的鞋,”技术科的小王拿着鞋印比对报告,“现场是42码,而且他的鞋底是工地特有的防滑纹路,跟现场的橡胶底运动鞋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刘建军的右肩有旧伤——去年在工地摔断过锁骨,法医***看过他的病历后摇头:“这种旧伤根本无法拖动成年人的尸体,更别说搬动30公斤的石板了。”
\n
走访刘建军的邻居时,住在隔壁的大妈正坐在门口择菜,菜篮子里的豆角翠绿鲜嫩。“建军这孩子孝顺,”她把择好的菜放进竹篮,“每天下班都给老娘按摩,5月9日晚上11点多,我还听见他屋里传来按摩床的吱呀声,他娘的咳嗽声也听得真真的。”这与工地考勤表上的“2点下班”时间吻合,中间没有足够的时间往返涵洞。
\n
小周在刘建军的出租屋看到,墙上贴着张泛黄的健美海报,角落里用铅笔写着“向张教练学习”。他的枕头底下压着本破旧的健身杂志,里面夹着张张宝山的签名照——是某次活动时刘建军缠着要的。“我就是崇拜他,”刘建军的声音带着哽咽,“吵归吵,我怎么可能害他?他还教过我几个练背的动作……”他突然指着杂志里的标记,“这些都是他划的重点,说我太瘦,要多练复合动作。”
\n
调查到最后,小周在排除名单上添上了刘建军的名字,笔尖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