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小王接过纽扣,在手电筒光下仔细观察——这是枚工装夹克的纽扣,背面刻着模糊的品牌标识,边缘的缺口像是被利器刮过。他将纽扣装进证物袋,突然意识到,这或许是目前最有价值的线索,却依然无法将真相的拼图合拢。
\n
警灯再次亮起,照亮山间蜿蜒的小路。小王看着两个年轻人被送往山下的民宿休息,笔记本上的字迹在颠簸中微微发颤。这场询问收集到的信息,如同散落在草丛中的珍珠,看似遍地都是,却缺少一根线将它们串联起来。而那个穿黑夹克的男人,究竟是凶手,还是无关的过客?答案,或许就藏在悬崖下的某个角落,等待着被发现。
\n
晚上的时候尸体已经被运送到了刑侦支队之间。
\n
解剖室的冷气将温度精准控制在16c,无影灯在***的防护面罩上投下冷冽的光斑。死者被推上不锈钢解剖台时,蓝色尸袋表面凝结的露水正顺着拉链滴落,在地面汇成细小的水洼。***戴好橡胶手套,指尖拂过尸袋上的编号“202x-073”,金属器械碰撞的轻响中,一场无声的“对话”即将展开。
\n
拉开尸袋的瞬间,浓烈的血腥味裹挟着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死者面部因撞击严重变形,右耳廓撕裂,露出白森森的软骨。***用镊子夹起沾血的头发,在勘查灯下仔细观察:“发长12cm,发梢分叉明显,毛鳞片磨损程度显示长期缺乏护理。”他的目光下移到脖颈处,三道平行抓痕从锁骨延伸至下颌,“指甲半月痕呈淡粉色,说明死者生前营养状况尚可。”
\n
当剪开浸透血水的登山服,尸体表面的刀伤暴露无遗。“右前胸两处锐器伤,呈45度斜向刺入。”***用游标卡尺测量创口,“主创口长11.2cm,创角一钝一锐,符合单刃刀具特征。”他突然停顿,镊子轻触伤口边缘,“伤口周围皮下组织呈粉红色,有生活反应,说明中刀时仍有生命体征。”助手立即将显微镜载玻片贴在伤口处,提取组织样本。
\n
接下来,***的橡胶手套与金属器械碰撞出细微声响。他用镊子轻轻撑开死者右眼睑,浑浊的角膜如同蒙着薄雾的玻璃,虹膜在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