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尊大人感觉很莫名其妙。
先是看了看教谕,又狐疑看向考场中的崔岘,心想:难道小老弟写的很差劲,把老教谕给干沉默了?
……不至于吧!
虽心中知道,小老弟的天资有目共睹。可一想到崔岘才开蒙一年,叶怀峰又难免有些替他揪心。
时间缓缓流逝。
已经有人因为实在答不上题,开始认命放弃,提前交了答卷。
这交答卷,也是有讲究的。
考生要走出考棚,来到县衙准备的铜锣前,敲打铜锣。
而后自会有书吏过来,带走该考生的答卷、草纸。
但考生并不能马上离场。
要在院门处候着,等县衙统一敲梆子。梆子一响,放牌时间到,第一批交卷的考生,就可以出去了。
第一批考生出去,院门再次关闭。
至于后面没交卷的。
还有一个时辰的时间,再拖下去就不行了,因为天黑了。
考场不点灯,你想再继续考也没办法。就算没写完,也得硬着头皮交卷。
崔岘的时间自然是很充裕的。
他写完两篇八股文草稿,缓上片刻,吃了些糕点充饥。
又在差役的带领下,去出了一次小恭。
然后回到考案,开始誊写。
草稿纸字体无所谓,但考卷的内容,需要用‘馆阁体’来誊抄。
这个问题不大,崔岘本就会写。先前的半年,他在东莱先生的小院里,也经常练习。
唯一要注意的,是一些字,典故、成语,都要小心避讳当今圣上。
这个问题也不大,半年时间的苦读,让崔岘补足了这方面的空缺。
但崔岘仍旧写的很小心。
因为不能错字、溅墨,更不能写在红线格外,甚至字体大小都得控制的差不多,不容半点出错。
一旦这些出了问题,就算文章再好,都会让名次无限落后于旁人。
等两篇八股文誊抄好了。
崔岘细细吹干墨痕,又自己检查一遍,确定没有任何纰漏。这才起身,去敲响铜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