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长安洛阳,岂是看看这些书籍就能决定的?”他边说边走进书房,随手拿起一本洛阳县志翻看了几下,然后又放回原处,动作轻松自如。
“或者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是谁想要定都长安,谁又想要定都洛阳。”
刘嗣愣住了,他没想到黄崇会如此直截了当地说出这番话。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迷茫,仿佛被黄崇的话语击中了要害。“此话怎讲?”
他追问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
黄崇见状,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露出几分睿智和深邃。
他走到书案旁,与刘嗣并肩而立,指着桌上的地图说道:“殿下可曾想过,三辅之地的人,他们心中所想为何?他们世代居住于长安周边,早已习惯了这里的风土人情,若是在洛阳定都,岂非又要重新购置家业,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再者,陛下的元从也是如此,他们早就在长安购置了田产房屋,安家立业,岂会轻易放弃?”
他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句句入理,让刘嗣不禁点头称是。
黄崇见状,继续说道:“定都长安与定都洛阳,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位置的选择,更代表着大汉未来的走向。定都洛阳,便能更好地操控九州之地,使得朝廷的政令能够迅速传达至各地,加强中央集权;而定都长安,则可出兵域外,拓展大汉的疆域,彰显大汉的威仪。”
说到这里,他转身看向刘嗣,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殿下可曾想过,为何陛下会如此犹豫不决?其实,陛下心中所虑的,不仅仅是定都之地本身,更是定都之后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影响。长安与洛阳,一者主内,一者主外,选择何地定都,便意味着大汉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心所在。”
刘嗣闻言,心中豁然开朗。他之前一直纠结于两地县志和地理详图中的细枝末节,却未曾想过这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