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身披夜行衣,面容冷峻,行动迅速而隐秘,宛如夜色中的幽灵。
他的任务是催促河东的友军加强对枳关的围困,确保万无一失。
一切安排妥当后,赵云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了黄河渡口上。
从河内到洛阳,有三条重要的渡口,平阴津、孟津、五社津,它们如同三道门户,连接着两地的命运。
平阴津又名白合渡、白坡渡。
《括地志》曰,'平阴津距洛阳县五十里,白坡渡口是也。'
这里河面窄狭,水深而平稳,是个战略要津。
《左传》称: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春,……晋师在平阴。'
《孟津县志》曰:平阴津,故以邑名。秦二世三年,赵别将司马邛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又陈平亡楚,来降汉王,使参乘监诸将南渡平阴津。
要说从平阴津渡河也可以,但要说河道最狭窄。
孟津因其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了最为便捷的通道。
孟津自古闻名:武王代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白鱼入舟,燌以告天,与八百诸侯咸同此盟,故名盟津。
《史记》载,周武王讨伐殷纣王,率师在此渡河,进军朝歌,取得胜利。
公元24年,汉光武帝刘秀拜冯异为孟津将军,屯兵河上,拒洛阳王朱鲔,以实现他立足河内,进图长安之战略。
灵帝时列孟津渡为环卫洛阳的八关之一。
赵云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