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最终,他的目光变得坚定,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断:“昭告天下,朕无事,让百姓安心。同时,收缩战线,加强防御,并立即派人前往长安,将承干接回邺城。”
刘禅的话语落下,殿内顿时响起了一阵低语,众人眼中都闪烁着恍然大悟的光芒。
刘禅的这一决策,既展现了他的智慧,也透露出他对未来的深远考量。
将长子承干接回身边,这一举动看似平常,实则暗含玄机。
若是司马懿得知此讯,定会猜疑刘禅此举背后的深意,或许真的会误以为大汉天子已命不久矣,从而放松警惕,为大汉争取到宝贵的准备时间。
而一旦司马懿按捺不住,选择进攻,那便是蜀汉收复河内的最佳时机。
随着刘禅的命令下达,宫中的气氛也逐渐变得紧张而有序。
侍从们匆匆穿梭于各殿之间,准备着诏书与信使的出发。
而刘禅,则在群臣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内殿,准备休憩。
秋风瑟瑟,卷起共县城头斑驳的尘土,也吹散了连日来紧绷在司马懿心头的那股压抑。
自被汉军紧追不舍,一路逃至此地,他终得片刻喘息。
然而,这短暂的安宁并未让他有丝毫的放松,相反,他的眼神更加锐利,眉头紧锁,仿佛能穿透秋风,直视那遥远的朝歌城。
共县虽小,却地处要冲,是连接魏、汉两地的咽喉之地。
司马懿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连绵不绝的山峦,心中五味杂陈。
他深知,此刻的平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大汉的动向,将直接决定魏国的未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