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在市里和县里折腾完,陈贵良又回到村里折腾。
\n
如果没有那天的敲锣打鼓,陈贵良完全不用摆酒请客。但消息既然已经传开,还来那么多人庆祝,不请村民吃一顿就说不过去了。
\n
菜品挺丰盛的,没想靠礼金赚钱。
\n
事后一算账,还倒赔了几百块。
\n
爸妈和奶奶特别高兴,因为村里人都说着讨喜话,他们现在是全村数一不数二的人家。
\n
在村里摆完酒,终于消停下来,陈贵良安心在家读《明史》。
\n
期间还进了一趟城,给自家和外婆家买空调。
\n
太热啦!
\n
各大报纸,又在给陈贵良涨名气。
\n
上次几十家媒体过来,严校长给记者们留了电话,现在直接打电话就能采访。
\n
严校长跟各报记者通话时,一边又一遍重复道:“陈贵良这个学生,是非常有天赋的。他中考成绩就名列全市前茅,高中成绩虽然一度下降,但那是因为沉迷于文学、历史和哲学书籍。他是留守儿童,家境比较贫困,为了买书情愿饿肚子。”
\n
“最严重的时候,陈贵良的成绩掉到二本线以下。他痛定思痛,把课外书全都卖了,一心一意冲刺高考,随时随地都在学习。皇天不负苦心人,陈贵良同学的高三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终于在高考时,超过了北大投档线8分!”
\n
从严校长嘴里说出的“投档线”,到记者笔下就变成“录取线”。
\n
于是乎,一篇篇报道出炉。
\n
而且,挂科退学的韩韩,又被记者翻出来鞭尸,成了衬托陈贵良的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