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件事就是,目前无论是医学研究还是食品、生态、环境安全研究,都无法将所有的致病因素框定完全。
还有很多致病因素,其实都是不为人知的。
甚至有人提出来,只要是患病了,就必有起因,如果可以斩断一切起因,就可以真正地达成治未病这个大方向。
当然,这样的描述自然过于武断!
只是要透过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去找到具体是哪一种引诱因素导致的‘肿瘤’相关异变,这可不易,也不是你单方面说就可以决定的。
需要从各个方面去探索和探寻,根据当地的检测样本,一种一种的增加浓度去试探……
“周教授,这一次您给我们的数据,很多都是与我们骨科肿瘤无关的。”
“说起来,我们课题组目前更多的肿瘤细胞样本储存也仅限于骨科肿瘤。”
“如果需要进一步合作并深入研究的话,这件事还得请示一下陈院长,甚至需要周教授您的团队,与我们疗养院交洽一下。”
“研究经费,研究的合作形式,需要我们提供的数据方向,大抵有哪些这些细节性的问题。”方子业道。
周彦的话,方子业当然意动。
但是,要去分析这一次周彦教授调查村落的样本中,哪一种未知的物质是真正的致癌物,以后要特别注意的话,投入的经费肯定是巨大的,而且未必找得着确切的原因。
这种科研的广度,不亚于医学研究中,已知的成熟药物对于未知病种的治疗效果探索,从成千上万种药物中,找到一种可以治疗新疾病的合适药物,安全且有效。
工作量是非常非常大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