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与此同时,杜东临教授打来了电话,汇报了手术结束时的情况。
挂断了电话之后,方子业觉得周工波教授提出的这个医学经济学的词,非常有意思。
方子业还特意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对于这个词条的描述非常少——
医疗经济学是政府、医、患、保多方共同遵循“以人为本”的普适价值观,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即在有效减少病人身心痛苦、确保医疗质量(包括医疗安全)和争取最大程度康复的前提下,研究解决节省医疗资源(包括: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劳动服务强度)、降低医疗药物价格、提高医疗工作效率等问题的科学。
周工波教授和田林教授两人,以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去调研这些东西,本身就是一种有点“傻”的行为。
一定程度上,吃力不讨好。
毕竟目前很多医院实行的依旧是‘绩效制度’,而不是年薪制度。
其次,医药公司的投入回报,各个环节的人力费等,都是固定的支出。
除非是一些旱涝保收的人可以喊这个口号,差额绩效的人你去搞这个东西,会被别人理解为脑子多少有点毛病。
而且,在已经成熟的病种治疗领域,即便是做出来了一些新的突破,也很难引起同行的震动和共鸣。
比如说,从汉市到魔都,你坐飞机了多少钱,别人坐火车只要多少钱,坐公交也可以多少钱抵达……
更具有科学意义的是如何最短时效地去抵达魔都,而不是费最少的去抵达魔都。
当然,方子业虽然一定程度上不认可周工波教授的理念,但另外一个角度,方子业是比较认可的。
医学研究,需要讲究一定的社会效益。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