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有很多人已经把明朝初年的那些官员的俸禄给整理了出来,就比如最低等的知县的俸禄是每年六十担粮食。
他个人如果真的要生活的话,其实能够活下去,但是如果他还要养一些师爷要养一些幕僚的话,那么他必须得要有每年二百石粮食才够养活这些人。
即便是到了永乐朝的时候,也只不过是给官员每年增加了十石粮食而已,也就是只有七十石粮。
就这样的一个俸禄,怎能够让那些一个官员们真的活下去呢?其实是活不下去的,他必须得要去贪污受贿才能够过下去。
也正因如此,所以现在关于朱元璋是不是在利用制度漏洞故意有意识的去助长贪污受贿,其实还并没有一个定论,这只不过是陈寒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在现代时候对于朱元璋的一些行为的自己的总结。
但是他很相信自己的这个总结,他觉得像朱元璋这样聪明的人是绝对不可能看不出来这么一个问题。
也相信朱元璋之所以会推行大诰,让全天下老百姓们都能够通过这份大诰去告御状去把那些不满的官员告上京城,那必然是因为朱元璋在推波助澜。
因为推行大道这个事情实在是有些诡异,首先来讲,如果正常情况之下,一个知法犯法的人应当是从严从重处理,因为它的动机它的目的都有可能第一开始想的是如何规避律法的处罚来做的。
那这种想法的恶劣程度就非常的高,应当要更严重的处罚才是,以此才能够警告全天下的人。
可是情况相反的一点在于,朱元璋不仅没有这么干,反倒是背离了这个目的做了一件在后人看来啼笑皆非的事。
那就是如果你犯了法,官员在审判你之前可能会派人到你家里去查看一下你家里是否存放了大诰这本书,如果有的话,那你就可以罪减一等。
所以陈寒就猜测这完全就是一种背离了正常行为的方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