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所有人都相信这些读书人说的是对的,因为这是一个做买卖的人很多情况之下的确是没有干一些好事的,的确是让老百姓们蒙受了损失。
但是要理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因为在很多情况之下,没有商业的加持,农业就是非常的脆弱。
因为即便大明王朝地大物博,可必须得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些东西它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尚且如此,更不要说误解,更不要说这些误差了。
正因为不可能有这么多物产的集中,所以才有可能要互相的流通才能够丰富。
老百姓们既然没有那么多的办法可以让自己获得这么多的种地所得,那就必须得要通过交易。
既然古代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什么现在大明王朝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既然连古代人都知道,如果不交易的话,那么我们种地所得就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必须得要让老百姓们都明白,交易是有多么的重要。
陈寒并非是一味的鼓吹这些商业,因为从后续的一些个事实可以看得出来,不管是什么样的年代,过度的商业化都会使大量的产业出现空心化。
就比如如今的老美,他们的国家之所以会出现商业化空心化,就是因为他们的资本主义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本国的那些个百姓的工资实在是太高,所以造成他们的成本很高,于是他们便向其他的国度转移他们的产业。
这的确能够为资本主义的工厂减少很多成本,可是却大大的伤害了本地的工人。
本地的工人没有了那么多的商业在工厂的支撑之后,就没有了那么多的工资,然后没有工资就陷入到死循环当中。
然后这些资本要开始控制教育,实施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