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如果把这些东西,都给弄到三弗齐这个地方来的话,那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首先来说如果没有了一个所谓的圣贤,也就是读书人心目当中故意树立起来的那种丰碑的话。
这里的读书人就只会认为,一切都是由于明朝的安排,他们感激的是明朝感激的,不是那个所谓的圣贤。
这就非常好办了。
所以当想到了这一点之后,刘百户就非常的佩服陈寒。
这实在是一个天才的举措。
或者说如今的科举制度在明朝,已经不能够把它当做唯一的官员晋升的途径。
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或者说除了明朝之外的任何地方都可以。
因为就的确是选拔人才相对比较公平的。
虽说到了后期,可能会出现读书人扎堆之后。
为了自家的前途而去,互相联姻形成士绅阶层等。
既然知道可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提前将这些东西都给遏制的话,说不定就可以取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估计当时的陈寒也是基于这个考虑,所以才会这么去想。
这么一想,刘百户对于陈寒现在的佩服那都是到了五体投地的地步。
谁也没有想到,在明朝的时候估计陈寒就已经想好了,要怎么才能够利用科举制度。
至少不要让明朝那些读书人一个个的把科举制度给神化了。
不要让那些个读书人,一个个都把科举制度,考中秀才、举人、进士之类的当做了自己立身的本钱。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