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事情成不成,其实主要还是在人。”陈浩道,“就比方红旗生产队,搞大集体,一起上工,一年到头还有不少倒挂户,人均能有15块钱的盈余,就了不得了。”
\n
“可搞了副业后,这也是集体的经营,日子却是蒸蒸日上,茅台专卖店在别的地方成不成,我不敢保证。”
\n
“但是如果由我来搞,肯定能成,每个月2000瓶的茅台,只是小意思,就是再多10倍,每个月2万瓶,我也能销售的掉。”
\n
话题慢慢引到了茅台酒的销售上。
\n
“茅台厂要拿出10%的酒水,放到市场上销售,这个事,杨艳是不是跟你说了?”周高廉突然问道。
\n
陈浩打电话时,杨艳和苏小娟一直在旁边。
\n
听到了周开廉说的话。
\n
“她俩也在为茅台厂的事发愁,毕竟家人都在茅台厂,人际关系也在茅台厂,因为能有10%的酒水让茅台厂自己销售,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事,茅台厂开了很多会,探讨这个问题,作为茅台厂的一份子,她俩也非常忧心,一直关注着厂里的情况,询问我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我想着也好久没有跟周厂长你联系,汇报专卖店这边的情况,正好今天到市里来办点事,就给你打个电话,聊一聊。”陈浩说道。
\n
周高廉猜出来他打这个电话的目的,也猜出来他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是通过杨艳和苏小娟。
\n
不过陈浩在这方面还是找了些理由,尽力的将杨艳和苏小娟摘出去。
\n
不管周高廉最后信不信,但至少面子上要好听,理由要充分。
\n
这也是在替杨艳和苏小娟开脱。
\n
两人都还在旁边听着,这个话不仅是说给周高廉听的,其实也是说给杨艳和苏小娟听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