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殿下所说的预知,绝无此事。若我真的有此等能耐,又怎么会把自己活成一个不能见天日的死人呢我之所以觉得殿下会给百姓带来太平,是建立在作为小人物的认知上的。殿下,其实天下百姓根本不在乎谁当皇帝,只要符合大统,符合礼法,德行过关,能让天下的百姓吃饱,穿暖,过上太平的日子,那这个人在百姓的心中就是一位好皇帝。先帝唯有太子与四皇子两位嫡出的皇子,四皇子殁了,当今的皇帝又做出卖国肥己之事,德行已失,愧对百姓,愧对祖宗,那么最有资格波乱反正的人有两个,一位是当今的太子,另外一位就是殿下您了。当今皇帝所犯之事,非同小可,足够牵连太子也失信于天下。而您在先帝诸多皇子中,齿序行二,皇帝一家既然已经失德,殿下从礼法上便最有说服力。也唯有殿下站出来,挑起大梁,才能让其余蠢蠢欲动的藩王们心服口服,避免战争的全面爆发。古往今来鲜有皇权的更迭能兵不血刃,我所谋求的,只是让百姓最大程度地免于战乱。”
这是吴蔚的真心话,也是吴蔚说服自己选择宜
王的原因之一。
宜王勾了勾嘴角,放松了态度问道“在你心里,本王难道只是在礼法和齿序上占了些优势”
吴蔚终是忍不住抬起目光扫了宜王一眼,这一刻吴蔚是多想给宜王全文背诵一遍沁园春雪啊
作为一个受过蓝星现代教育的人,作为一个有机会通读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人,有了足够的对比,宜王在吴蔚看来实在算不上什么明君雄主。
若他真有那两把刷子,就不会沦为藩王,若他真的如他自我感觉那般良好,面对一个当头砸下的良机,更不会在这儿跟自己婆婆妈妈。
在吴蔚看来,宜王不过是矬子里面拔大个罢了,可话说回来了,即便是在蓝星,千古明君也不过一首歌谣就能道罢唱完。
吴蔚不着痕迹地整理了心情,“真诚”地说道“殿下怎可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