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尽管历史长河在不断流动变化。
\n
尽管世人的观念和认知,在未来有无数种演变的可能性。
\n
拉絮斯加快了语速。
\n
“帕莱斯特莱纳·多米尼克。”
\n
“李·维亚德林。”
\n
“卡斯帕·乌奇洛。”
\n
“埃米尔·阿施尔。”
\n
“奥列什金·巴萨尼。”
\n
第18名属于本世纪最受广泛欢迎的轻歌剧家多米尼克;
\n
第17和第16名同属于两位钢琴大师,遗憾的是,以如日中天的姿态重新回归数年的传奇钢琴家“李”,这次竟然没有拿到世人预期中前十的“麦穗之赐”,甚至排名还落后了老牌大师乌奇洛一头。
\n
第15名属于另一位名气更盛的学院派油画大师,第14名是在新历913年逝世、范宁参加过其吊唁活动的神秘主义诗人巴萨尼。
\n
一切更朝那个历史性的结果逼近,拉絮斯的声音仍在广场上回荡。
\n
“文森特·范·宁。”
\n
“格雷·科尔特西·斯韦林克。”
\n
范宁的父亲,以暗示流画作的开山鼻祖身份,被后来的印象主义者广泛承认为导师,位居第13名。
\n
斯韦林克大师,属于上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元老级人物,迄今已经85岁高龄,位居第12名。
\n
“克劳迪奥·罗德里格斯·拉絮斯。”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