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人员便已全部到位。至于探矿,有得李剑生所在,再加之此前早就做的准备工作,很快在防区内的镇巴、南郑等地找到铁矿。这些地方,就是后世的汉中市镇巴县、南郑县、宁强县、略阳县等地。因为知道日寇从始至终没有占领这一带,李剑生便放心大胆地在这里建立钢铁基地。当然,担心日寇飞机轰炸,便将钢铁厂分成三个分厂,在镇巴、南郑、宁强各建一个,都是就矿而建的。设备,一方面通过左权,找苏俄购买关键设备,一方面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又因为知道陕西有石油储藏,很快,探矿队又在红三方面军防区子洲等地找到石油。同样让左权代从苏联购小型炼油设备。人多力量大,李剑生麾下工兵司令部全力投入,一个多月下来,四大基地都像模像样了,只待关键性设备到位便可上马。当然,四大基地都作了伪装,而且保密局干部全程进驻。李剑生更是亲自跟王可义交待了。王可义是老红军,对此心领神会,保证坚决完成任务。从此,红三方面军体系中,出现了t001、t002、t003的代号,以及y001代号。别人不懂,但李剑生、罗荣桓、曾中生、许正方、王可义、胡底等几个却心知肚明。
李剑生将三个钢铁厂统一组建,命名为红星钢铁总厂,下辖这三个钢铁分厂。在任命陆达、李树人分别担任钢铁总厂厂长、总工程师后,老蔡中出任政委。他的工作只一条,就是扫除陆达、李树人二人的所有后顾之忧。
炼油厂由清华大学工学院学生高源任厂长,方面军副政委刘侨兼任炼油厂政委。在刘侨的坚定支持下,高源领导的炼油厂进展神速。在李剑生这一批成立的一系列研究所和生产厂中,这是第一个投入生产的。这个厂虽然不大,但给红军总部提供坚实的物资基础。后来李剑生的装甲部队能够得以纵横大地,也得益于这里。尤其,这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李剑生后来建立的新根据地炼油厂基础就来自于这个厂。再到建国后,我们国家再没有“洋油”一说,也得益于这里。
火箭研究所是李剑生特别重视的。一批大学生和优秀青年战士被抽调过来。唐成仪亲自带队,老红军小蔡中则出任火箭研究所政委,专门负责协助唐成仪工作。唐成仪很快就进入角色。
发动机研究所也在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