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研,眼下这种枪已出了样枪,李剑生还是比较满意的。但考虑实际情况,就是这种枪的弹药消耗大,又知道小日本探密很厉害,李剑生不愿意过早暴露,只是在秘密中进行。王可义的保密局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负责新武器的保密工作。当然,李剑生这点倒是谨慎过头。因为凭小日本那种国力,即使知道了这种枪,却也用不起,肯定不会大用。当然,就眼下而言,谨慎点还是好。另一方面,在事实上,李剑生还提出了枪族的概念,建议曾照等人研制一种轻机关枪,最好能保证大量的部件能与这种突击步枪通用,包括子弹。如果能研制一种手枪,也实行子弹或部分部件通用是最好。这一下子就触发了曾照的灵感,现阶段正忙于研制这种枪族。
李剑生所部,已经有几个动力学的高级知识分子,这一次又从左权这里挖走了几名动力学专业人才,动力学专业人才有了一定的规模。按李剑生的想法,在适当的时候,他希望研制出后世的火箭筒出来,这种东西,外表看起来简单,就一管子。但实际上就是动力学的天下,只要研制出了那种有动力装置的火箭弹,这根管子就成了一门顶尖武器。这种武器,是一种典型的单兵武器,功力大、效果好,但使用方便。后世那种高新尖武器到处都是的时代,这种东西仍是一种大杀器。君不见,某国那极其厉害的武装真升机,不每每载跟头载在这种武器之上?这种武器在这个时代,基本上就是无敌的存在。想想,日本那种碉堡、坦克、重机枪机地、炮兵阵地,甚至飞机,在这种武器之下,基本上都不堪一提。等等,这种武器如果集群使用,哦,另一种新式武器又成了,那就是后世威名赫赫的火箭炮!当年苏联打败德国人,就是火箭炮的最初版本,叫“卡秋莎”的来着。想到这里,李剑生眼前一亮,似乎想着了什么,心头突然热乎乎的。这心情一好,心头就感慨万般:人才啊,人才!这年头什么最重要,人才啊!
正想呢,旁边的少奇同志又端起酒杯来了。李剑生赶紧端杯喝下,又倒酒回敬。这位老人眼下还很是年轻。李剑生读过他的书,很多观点他是极为赞赏的。这是一位做实事的人。不过想想后世他后半生的遭遇,李剑生心头一暗。不过,稍一会,心头却又火热:因为自己的来到,眼下红军的实力与历史上大为不同,显然,这与自己穿越而来有关系。那么,这么多人的命运自己都改变了,这位让人崇敬的人,命运是否也会改变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