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稍一会儿,罗荣桓与李剑生再次对视了一眼,罗荣桓便轻咳一声。会议室里一下子就安静了一下,似乎都知军、政首长有话要说,一齐往主席台注视而来。罗荣桓扫视一下,见人们都静下来了,便道:“请总指挥进行国内形势分析!”李剑生这会儿也放下了茶杯,继续了今天会议的第二项议程:分析当前国内形势,以及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预判。
李剑生开门见山,就讲到了眼下的情况,即,经过“双十二”西安事变后,国内两党前段时间内战将暂告一段落,因为眼下的当务之急,已由内部矛盾,转化为抵御外敌入侵了。国、共两党再有什么敌对行动,那都是兄弟之间的问题;但眼下日寇侵华,却是当务之急,而且需要兄弟抿弃隔胲、共抗外侮!
接下来,李剑生认真分析了日本的情况。他认为,日本到经过连续发动“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并最终完全侵占中国东北,是在一步步灭亡中国的开端。李剑生分析认为,这种侵略,需要回溯到丰臣秀吉时代。
早在1582年统一日本后,丰臣秀吉就决心抛弃中华文化。丰臣秀吉认为要征服中国,首先要征服朝鲜,最后再征服印度,充当亚洲霸主,建立一个包括日本、中国、印度、朝鲜在内的亚洲大帝国,这是此后数百年来日本征服亚洲思想的发端。1582年和1587年,丰臣秀吉两次发动所谓的朝鲜征伐战争,明朝万历帝两次分别派大将李如柏和邓子龙远征朝鲜迎头痛击倭寇,大破日军,丰臣秀吉病倒不起,终于1598年8月18日气病而死,日军也被迫完全撤离朝鲜,也换来了我中华300年的安宁和和平。
后来,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军国主义战略雏形和实践初步形成。1867年到1894年,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的整合发展,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由军方控制的参谋本部控制了日本内阁,在1872年吞并琉球,同时完全否认清朝是朝鲜的宗主国。这等于扫清直接侵略中国的外围。
1880年,参谋本部部长山县有朋编写了《领邦兵备略》,强调中日必有一战,必须加强扩军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