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为进士们安排的庆祝宴席。
因为举办的地点是在琼林苑,又被称为“琼林宴”。
此次庆贺宴会有不少朝中大臣参宴,与新科进士们一起觥筹交错,饮酒赏景,畅谈未来。
能和这么多高级官员一起饮宴,是此间绝大部分新科进士一生中最高光的时刻,日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恐怕连个京官的名头都混不到,更别说能和这么多大佬酌酒言欢了。
而这些高官们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看到新科进士们,就如同看到了当年青涩懵懂的自己,因而也是难得没摆太大的官架子,显得很是平易近人。
就如同后世对学生的宽容,今夜这些朝中大臣们,也对新科进士们宽容大度。
席间其乐融融。
进士庆宴过后。
紧锣密鼓的便是翰林院馆选。
一甲三名不需要参加馆选,他们直接被授予修撰或编修的职务,直入翰林院当官。
而对于想要进入翰林院的二、三甲进士们而言,他们需要在观政的一个月内,向礼部提交自己平时所作的诗、赋、论、策共十五篇。
然后送往礼部筛选。
最后经由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人评审,最后择优选取考生成为庶吉士。
而馆选同样会参考殿试的成绩,所以杨文远的文章只要不是太差,那过线的几率几乎是板上钉钉的。
除非那些人非要头铁,想要让自己家族被杨家记在小本本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