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更像是天潢贵胄。
平日里给他们授课的是户部和礼部侍郎。
也无需操心吏治考评,只需在翰林院潜心研习经史,编修史书即可,同时还有参政议政的权利,负责起草诏书,偶尔还为皇帝讲解经籍(当然,这一般是为皇家子弟服务,不过现在显然是用不上了),被视为皇帝近臣。
三年过后,亦或是提前恩科,值此新老庶吉士们交替之际,会再度进行考核,也称为“散馆”。
考核成绩优异者可以留馆,留在翰林院,成为修撰、编修等翰林官;
其次的庶吉士被派往六部任职,任主事、御史;
剩下的则会被派往地方,担任知府等要职。
无论如何,庶吉士们都能迅速成为大周的高级官员,较快地进入中央统治核心。
非进士不入翰林院,非翰林不入内阁。
因此,庶吉士又被称为“储相”。
都说会试是学子们鲤跃龙门的机会,但殿试后的翰林院馆选,在新晋进士们看来,也是不遑多让。
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毕竟会试落榜你还能继续考,三年又三年,一直到死都行。
但进翰林院的机会,却是新科进士们此生唯一的机会。
一旦错过,那是一生也弥补不回来的。
对于任何一位想要在大周朝堂施展心中抱负的官员来说,庶吉士就是他们最快捷的通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