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修不为自己,也当为家族前途计,自然不择手段也要阻止曹冲献计得逞。”
“那么向楚公你暗中泄密,让我们早有防备,令曹冲偷袭盱眙之计功亏一篑,便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萧和不紧不慢一番分析,道出了推测理由。
刘备若有所悟,微微点头。
毕竟先前还有杨修为救曹植,不惜出卖曹仁,助他们拿下寿春的前科。
“再者,淮南一役,泗水一战,杨修是亲眼见识了楚公之威,见证了我军之所向披靡。”
“以杨修的聪明,未必就不能看出来,曹操有可能被赶过黄河以北,河南诸州将为楚公所夺。”
“杨氏一族根植于弘农一郡,一旦河南易手弘农为楚公所有,杨氏一族的生死便将决于楚公一念之间。”
“杨氏绝不可能随曹操逃往河北,那就只能向楚公伏首称臣,弃魏归楚。”
“那么杨修借着泄密之计,为自己捞取一笔功劳,亦可算作是为杨氏谋一个退路。”
萧和将杨修那几颗算盘珠子,扒拉了个清清楚楚。
这时,庞统跟着冷笑道:
“伯温军师言之有理,臣还要补充一点。”
“这封书信虽未署名,可臣于书法之道略有些造诣,认得出此书正是杨修的笔迹。”
“他亲笔修书是为将来有证据向楚公邀功,不署名则是怕此书不能顺利送到楚公手中,有泄露给伪魏耳目的可能,进而为曹操所知,要了他的性命。”
“不得不说,这个杨修确实是有些小聪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