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康熙表示路途远,耗费多还是一方面。主要对方地广人稀,地形还特别复杂。
\n
一旦深入敌军腹地,粮草补给也是一大难题。
\n
打,大不易。
\n
辛辛苦苦打下来之后,如何形成有效统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n
驻军吧,朝廷就得花海量的银子去养。不驻兵,大概率朝廷军队前脚班师,后脚人家就降而复叛了。
\n
就算朝廷有这个财力,能白养一支大军。
\n
那孤悬于外的大军待久了,忠心上又如何保证呢?
\n
类似的事情太多,朝臣们对此积极性欠佳。甚至还要奉劝君王,莫耽于开疆拓土之功而空耗国力。
\n
但,轮船、电报与火车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n
它们让永久控制成为了可能。
\n
康熙表示:“就为这一点,哪怕期间耗费再多、再艰难,也得使其变成现实。若朕有生之年无法实现,那老四你就再接再厉。”
\n
四爷直接就给他跪了,乌那希也跪,求老爷子莫出此不吉之言。
\n
康熙大乐:“有生必有死,世之常理也。朕八岁登基,而今四十九年。从小傀儡到如今将大清版图扩大倍数以上。就算即刻驾崩,亦能仰面朝天见列祖列宗,有何好避讳的?”
\n
“你们父女两个快起来,咱们商量商量该怎么让铁路铺遍大清。如此,日后再南巡、北上塞外与沙俄省的,就可以直接坐火车了。”
\n
至于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交给谁?
\n
康熙觉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