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越看他越觉得放在他这里不安全,他有责任提醒朝廷。
他直接面对的朝廷就是县衙门,他不只一次地带着尽量多尽量好的“古物”去送给县令,恳请县令往上送,以期引起朝廷的重视。
每一次都跑得筋疲力尽,每一次都跑得灰头土脸。整整七年,从一九○○年到一九○七年,王道士终于感到无奈了,厌倦了,伤心了。
他已记不清楚跑了多少趟衙门,送了多少件“古物”,说了多少乞求重视的话,遭了多少白眼,撞了多少钉子。
王道士又给府里、省里上书报告,能想到的办法他都使了,力尽矣,七年间没有任何一级官吏有任何回答,没有引起任何一级官吏任何重视。
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第一位不遗余力奔走呼吁,要求朝廷修缮莫高窟保护藏经洞的人。
王道士是第一位无怨无悔不计任何回报地要求朝廷、要求朝廷赶快把藏经洞中的文物妥善保管妥善安置的人。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闻。
王道士尽力矣,王道士力尽矣。
或许正因为如此,王道士的心思变了。
后来即便当时的当时的政府给予了重视之后,仍然私藏了最后价值的大部分珍贵经卷文物,仅仅用700银元的价格,就卖给了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24箱写本5箱艺术品和570段敦城文献。
其后法国考古学家伯希又以600两银两,获取了1万多件堪称菁华的敦城文书,而最后仅存的一些珍贵文物,也被王道士出售给了日本的探险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
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来到莫高窟,用银五百两,再次从王圆箓手中获取经卷约六百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