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中国一共有四大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分别是敦城—莫高窟、大通—云冈石窟、洛城—龙门石窟、天城—麦积山石窟。
这其中以龙门石窟和莫高窟最为出名,而莫高窟则是四大石窟中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
莫高窟开凿于敦城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
南北全长1680米,现存历代营建的洞窟共735个,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1~4层不等。
分为南、北两区,其中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
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
北区的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
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
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
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
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