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说收藏生意的,那不管是被夸得多么天花乱坠的东西,那都得归结到一个字上面——“钱”。
虽然钱是俗了点,但就现在来说,钱却是唯一能够代表这些东西价值的存在,如果没有钱,那如何体现这些人的价值呢?毕竟是人那都是衣食住行,没钱怎么活啊?
当然,启功先生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也是极受青睐的。
以2003年bj春拍为例,中国嘉德共推出他的10幅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超过8万元的有4幅,《行书唐宋诗七幅》镜心被拍至41.8万元,成交价令人咋舌。
张天元感觉到,这一幅由启功先生亲笔所写的《上阳台帖》,虽然可能不及原物那么价值高昂,但是少说也能值个十多万吧,这一次两万块钱买下这东西,当真不亏。
毕竟说起来还是物以稀为贵嘛,至今为止,还从未听说过有人拥有另外一件类似的东西。
启功先生其实在书画鉴定方面也是颇有见地的,此人着实是博学多才,难怪他从来不说自己是书法家、画家或者学者,因为对他来说,几乎所有的职业那都只能算是副业。
关于书画鉴定,他曾经在自己的书中如此写道“我平生用力最勤、功效最显的事业之一是书画鉴定。我从实践中总结了七条忌讳,或者说社会阻力容易带来的不公正性,即一、皇威,二、挟贵,三、挟长,四、护短,五、尊贤,六、远害,七、容众。简而言之,前三条是出自社会权威的压力,后四条是源于鉴定者的私心。”
这一番言语,曾在书画鉴定界那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的,以至于后来的书画鉴定家,很多都以这七条为自己的座右铭。
启功一生荣光,光环无数,然而为人却极为谦虚谨慎,在他六十六岁的时候,曾经为自己写过一篇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