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倒也有一些自诩清流或性子谨慎的官员,称病不出,闭门谢客,试图观察风向,等待新政权政策明朗后再做决定,但也有少数有识之士,早已对清廷失望,也认可华夏政权展现出的新气象和能力,主动出山,协助华夏人员接管政务,维持秩序,恢复生产。
\n
朝廷重臣们虽被放置在一旁,但华夏的政委和指导员们随之跟进,张贴安民告示,宣布政策,迅速填补了权力真空,稳定局面。
\n
殷灵毓打开了京城的粮仓,清点过后确定不用自己再添点儿,便一如既往的暂时开仓放粮,免费但限额的发放给贫民百姓。
\n
手下们则忙着登记所有八旗人口,宣布将分批分地,安置到城外或东北,参加生产劳动,同时组织旗人中的工匠参加培训,为工厂落地后的就业做准备。
\n
消息的传递需要时间,殷灵毓这边还在埋头消化刚刚占领的京城,同时还有夹在京城和华夏之间的盛京,毕竟此处清军大军不少,为防生乱,是务必要尽快处理的。
\n
而且能将华夏现在所占领的两片地方连接到一起,也能将后方的物资和技术更好的输送到京城,再辐射到全国上下。
\n
江南士绅在经历了白莲教动荡和清廷的疯狂盘剥后,对清朝早已离心离德,但等他们听到消息后,虽然乐见清廷倒台,但也震惊于华夏的速度。
\n
“竟如此之快?!京城说陷就陷了?皇上…皇上他竟然退位了?!这……这简直像在说梦话似的!”
\n
一在当地也算望族,从朝中致仕的老大人牵头,众人聚到一起。
\n
知道的更多的人摇头叹息:“快?何止是快!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从闻听其兵锋至京师,到退位诏书公告天下,才几日工夫?我原以为朝廷……前朝至少能在辽河撑上一年半载,谁知华夏竟是直捣黄龙!”
\n
书院山长也跟着叹气:“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