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殷灵毓看着康熙脸上交织的困惑,惊惧与茫然,并未再多做解释。
\n
理念的鸿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跨越,尤其是对于一位行至生命尽头,思想已彻底固化的帝王。
\n
殷愿听烦了康熙的絮絮叨叨,蹭了蹭殷灵毓的脸颊,殷灵毓抬起手摸摸它以示安抚,又看向康熙。
\n
“退位诏书写好后,请陛下公告天下,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玄烨,自愿退位,并承认华夏政权为新政权。”
\n
这是为了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法理上的过渡,避免无谓的纷争。
\n
能保留名义上的“自愿退位”,而非“兵败被擒”,“废黜”,确实已是仁慈,康熙无话可说,于是点点头。
\n
殿外风雪依旧。
\n
殷灵毓起身告辞,只留康熙等待属于他的审判。
\n
殿内重新恢复了死寂,只剩下炭火偶尔的噼啪声。
\n
梁九功小心翼翼地蹭过来,颤声道:“万岁爷……”
\n
康熙抬起手,无力地挥了挥,打断了他。
\n
他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任何人的意见了。
\n
他没有被打为桀纣,没有被秘密处死,没有被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狱。
\n
但他反而更迷茫和悲凉。
\n
康熙五十五年四月末。
\n
京城落入华夏手中。
\n
康熙枯坐半日,最终提笔,亲自书写了退位诏书。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