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不时便会有人恍然。
\n
这里和大清,太多不一样了。
\n
在华夏,可以看到昔日的索伦猎手穿着工装,和汉人工匠一起调试机器,满族大娘和汉族媳妇在纺织厂里并肩工作有说有笑,厂门口的黑板报上还写着表彰某某生产标兵的事迹。
\n
士兵们休假时会帮百姓修缮房屋,收割庄稼,百姓则自发组织起来,给巡逻的战士送吃食,纳鞋底。
\n
这是从前的他们难以想象的场景。
\n
广袤的黑土地上也不再是荒芜和零星的高粱秆,而是被规划整齐的田垄覆盖。
\n
土豆,玉米,红薯与传统作物间作套种,最大限度地利用着土地和阳光,新修的水利沟渠纵横交错,确保旱涝保收,有人路过时还会笑着吹牛。
\n
“这块,还有那一排,那可是我和来咱这儿起义军政委一起挖的!”
\n
“可得了吧!都拿出来念叨八百遍了你!”旁人笑道:“撒楞回家吧!一会儿夜校老师来了,赶紧先吃饭!”
\n
“哎呀,农忙完了再开学这点是真好啊,起码咱这地里是种完了的。”
\n
“可不嘛,再说了夜校的灯也比咱自己家的亮啊,在那儿练写字眼睛不花。”
\n
“哎?要不……咱俩今儿提前过去?”
\n
“行啊!”
\n
俩人一拍即合,兴冲冲往家赶去。
\n
与之相对应的自然是清廷。
\n
且不说盛京停驻的大军,因其被拖拖拉拉的军饷,越来越敷衍的军粮,而被华夏的“肉包子战略”侵蚀走了多少,单说辽宁境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