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家是真解决问题,真能批发政绩啊!但凡蹭到船上,不说青云直上光宗耀祖,那也是邻里百姓有口皆碑,跟着殷国师干活,不仅不用发愁,只需要听安排往下执行,还能升官发财,还能青史留名,这谁能拒绝?
\n
就是大逆不道一点的话……国师多少是有点子真掌国了哈……
\n
但想想那两个坟头草都一米高了的烟鬼……呵呵……呵呵……当年没认识到大烟威力时,谁还没因为好奇去看过去两眼呢!
\n
国师和太后还有张江陵你们就手拉手站在这儿吧!我们自己会装聋作哑的!
\n
虽然基本盘全是利益驱动,但他们也的确能感受到大明是在变得更好的,不用他们承担离经叛道的罪名,还能得到钱财,得到名声,得到可能还存在的良心上的慰藉,谁会和殷灵毓仍旧过不去?
\n
再加上殷灵毓自己的品行脾性,还有后来才知晓的出身,为他们所争取的福利待遇养老金,以至于就是真的看不惯女子为官的人,也终于是不再搞那些上奏折之类的无用功,转而开始忙忙碌碌干活。
\n
李玉娥瞅准了这个机会。
\n
素有吴门女学士美誉的徐媛被诏入京城时还很是茫然,随后得知自己被安排为翰林院典籍司女史,暂且负责协助整理修订教材。
\n
与她一道的,除了一些太后挑选的,有真才实学的女子,还有几个善于经营的女子,成了织造局特聘文书,其中一个晋商出身的已经被指派去负责羊毛贸易了。
\n
徐媛接到诏令时,整个人都是懵的。
\n
她虽在江南素有才名,但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被朝廷征召,直到踏入翰林院,接过那一纸任命文书,徐媛才真真切切意识到,自己竟成了典籍司女史,堂堂正正地入了仕。
\n
徐媛踏入藏书阁时,几位老翰林正低声交谈,见她进来,声音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