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城里谋生,但他们家的户籍依然在桥西村,以后服役依然要算在候选户籍之中。
\n
“老少爷们静一静,我来说两句。
\n
这服兵役是朝廷的法令,不是咱们兄弟故意苛责你们。”
\n
“你们看看这服役的男丁,有年少的、有年老的,咱们兄弟就当你们家没有壮年汉子,都给你们糊弄过去。
\n
我们兄弟讲情义,希望你们讲将道义,出了这村莫逃莫乱,不然县衙追究起来,是会连累家属的。”
\n
“别的我也不多说了,你们选出个管事的汉子领队。
\n
咱们途经十几个驿站,但不入县城,直奔郡署靖安城。”
\n
役丁不入县城很合理,他们都是乡党,又只是途经县城,一旦升起歹念,难免祸害县中人家。
\n
有趣的是,差役们也认可老人替代壮丁的行为。
\n
想来大魏战事不多,如常募兵是为了维持制度,而非紧急补充兵员。
\n
“怎么不选啊,再不选我就随便点了。”
\n
若是服徭役村汉们铁定抢着当领队,但这是兵役,领队大概率会被选为战兵正卒,村汉们可不想挨这份苦差事。
\n
“我来。”
\n
在村汉与差役的注视下,腰挂柴刀、手持哨棒的周元站了出来。
\n
“好汉子,还是年轻人有冲劲,成,就由你来做桥西丁役的队正。”
\n
周元的诉求与村民不同,村民大都想的是早日回乡种田,而周元想的却是脱产习武、强化自身。
\n
为此,村汉们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