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发牒文,详细指导怎麽执行。
这就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开始的事情,至少要等一两个月后才能草拟方案完成。
不过在第二天,萧夏就颁布了晋王令,暂停实施之前难民开荒方案,等新制度下来再一并执行。
又过了两天,终于到了搬家之时,他们将重新搬回江都,全家人在京口整整住了五年,对这里已经有感情了,但萧夏毕竟是要向北发展,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北方。
之前萧夏曾经考虑过,江南道总管府设在江都,晋王府设在京口,相隔一条长江,但很快就发现不现实,且不说高官们每天向自己汇报要多次横跨长江,非常辛苦,也不方便,更重要是,晋王权力有失控的风险。
萧夏最终决定,他还是要搬回江都,江南这边只留学校和研究院。
上午时分,三千石的大船渡过了长江,进入运河,最后直接停泊在江都宫码头,江都宫是在原址上新建并扩大,原本占地三百亩,现在扩大到五百亩,主要是把西南面的一座小山也包进来了,中间是一座占地八十亩的小湖,叫含碧湖,中间是仙云岛,修建了一座仙云楼。
围着含碧湖修建了七座园林,每座园林都有自己的主人,萧夏的妻妾和孩子们就生活在这七座园林中,整个制式和高度并没有僭越皇宫,依然是亲王府的标准,只不过为了和晋王府区分,才改名为江都宫,
江都宫包括仆妇丶宫女和女护卫在内,一共有三百人,最多是护卫,有训练队和几十个暗哨,高墙外面还有士兵站岗,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刺客再想进来,简直难如登天。
江都宫除了占地四百亩的后宅外,还有占地百亩的前院和中庭,中庭是接待官员和在王宫处理政务的地方。
萧夏的正式官房还是在晋王府官衙,就在城北,距离江都都约一里左右,有专门的夹道通行。
晋王府官衙也是新修的,由六座建筑组成,包括资政院丶秘书院丶枢密院丶监察院和内卫安全司等四院一司和王署。
像高熲丶苏威丶萧琮三人虽然处于一种半退休状态,但他们每个人都在资政院有自己官房,每人还配了四名幕僚,他们每天都会来呆上一两个时辰,考虑资政议事内容,并安排幕僚去寻找资料。
下午时分,萧夏来到王署,自己的新官房,新官房只是外观上变化很大,但里面的内容不变,基本上都是按照原样布置,家具也是按照原样摆设。
来到新官房的第一件事,萧夏接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