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家底,哪里能够跟朝廷相比,耗他个一年半载,恐怕静塞军自己便要崩溃了!
所以,咱们要尝试着过崤山,崤山是利于伏击没错,但只要咱们布置得当,一样可以顺利通过,一旦通过,那就不是苏允可以左右的了。」
种师道兄弟两个齐齐点头。
随即种师中忽而想起一事,道:「若是过了崤山,那麽长安的局面自然变成了一着活棋,但潼关依旧是咱们的生命线,那折可适……」
种诊闻言眉头一皱,道:「折可适应当不至于如此,折氏与朝廷虽然也有诸多龃龉之处,跟咱们种家更是有诸多利益纠葛,但折氏丶种家以及朝廷依然是荣辱与共的关系。
折可适此次若是将我们卖给了苏允,那麽他折氏也将不容于朝廷,以后就算是西北再次夺回,朝廷也不会再重用折氏的。」
种诊这般说道,种师道两兄弟却是相视一眼,尽皆看到彼此眼里的担忧。
种诊见状问道:「怎麽,你们觉得依然有风险?」
种师道有些迟疑道:「之前永乐城大败后,二叔依然还是受到重用……」
种诊闻言顿时浑身悚然。
种师道的意思是,种谔因为最初就对在永乐城筑城持反对意见,认为永乐城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且无水泉,在此筑城必然失败。
但徐禧等不听其建议,反而认为种谔跋扈异议,最终种谔被朝廷下诏留守延州,未能参与永乐城的具体修筑和防守决策。
因此种谔对徐禧充满怨恨,因此永乐城被西夏军围困后,种谔因之前与徐禧的矛盾和对筑城决策的不满,选择了观望不救。
这使得永乐城在被围时孤立无援,失去了可能的外部救援力量,加剧了永乐城的危机,是导致永乐城最终失陷的因素之一。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种谔见死不救让朝廷大战略失败,本该被严惩,但他却依然在延州这个重镇干到去世为止,这很难说是惩罚了。
而这个事情最为诡异的是,徐禧乃是先帝的心腹啊。
皇帝心腹被自家哥哥给坑死了,但却对自己的哥哥不加惩罚,而自己若是被折可适坑死,那麽当今官家是为了自己出头惩治折可适,还是依然要藉助折氏的力量去对抗苏允?
不用多想,肯定是依然健在的力量更为重要,至于死了的人,那就是人死如灯灭了。
就算是到时候闹得人尽皆知,官家可能都得捏着鼻子继续重用折氏。
种诊的表情令得种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