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无理辩三分!
听得苏允这般说话,吕惠卿只是冷笑不已。
苏允倒是没有想着一次性能够劝降吕惠卿,示意手下将吕惠卿等人羁押起来。
虽然擒贼擒王,但太原军大部分兵力尚存,他还得去处理此事呢。
只是临走前,苏允笑着道:「吕公若愿归顺,某将以熙宁旧制委公重整朝纲,太师之位虚席以待。
今公独木难支,若执迷不悟,他日静塞军破长安,公何以自处?程颐已持半符为证,望公三思。」
说完此话,苏允便抬脚出了帐篷。
郑年安紧随其后,跟着苏允出了帐外,凑近低声道:「经略,你为何要劝降这吕惠卿,这吕惠卿背信弃义丶祸国无耻,人格低劣,为世人看不起,他若是真降了,岂不是要坏了咱们的名声?」
苏允闻言笑道:「所谓背信弃义丶祸国无耻,人格低劣云云,不过是旧党污蔑,吕吉甫实则是个有卓越才能的政治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甚至比王安石还要厉害。
若得吕惠卿来投,我延安府不仅得一老辣政治家,关键还给大宋文人打了一个榜样,连曾经的宰执都投了我,可见大宋朝已经是到了末世,而我延安府,才是中国之未来,这一点比任何别的东西都要珍贵。」
郑年安恍然大悟,道:「明白了,您这是千金市马骨!」
苏允笑了笑,算是默认了,不过他没有说其他的。
其实苏允看重吕惠卿的是吕惠卿在变法上的能力。
王安石变法之中,诸多变法条文,比如说青苗法等等,虽然是王安石提出,但实际上落笔的却是吕惠卿。
王安石甚至曾评价他「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并称其为「吾之颜回」,足见对其政治才能的高度认可。
而吕惠卿不仅协助起草变法文件,还在王安石罢相后主导政策调整,比如说完善青苗法执行细节以平衡强制性。
在苏允看来,这是个具有丰富变法经验的变法大臣。
现如今苏学会很快便要拿下西北,拿下西北之后,便要迎来一个大规模的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跟变法也没有差太多,急需要有一个有过丰富经验的人来协助才行。
虽然说苏允自己见多识广,亦是有着丰富的经验,而且还有苏门六子等诸多贤才襄助,但在这种重大事务之中,有一个有这丰富失败经验的人来协助,可以让他们走更少的弯路!
这才是苏允想要劝降吕惠卿的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