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些时间。
如此先生可以先对付吕惠卿的太原府,两万对三四万,倒是压力少了许多。
而且吕惠卿想要驰援长安,从太原府过来,须得走汾河—蒲津渡—同州路线,而同州丶蒲津渡已经在我军控制之中,太原军想要抵达长安,须得先过先生这一关,如此说来,我倒是可以放心大胆攻长安了。」
平子澄笑道:「可不是麽,你就放心吧,先生既然让你打长安,便不会让援军来打扰你,你只管操心长安便是。」
郑朝宗闻言长身而起,拊掌笑道:「果然还是我多虑了,先生算无遗策,自然不是我能够置喙的。
如此可是太好了,文彦博老狗虽然有长安坚城倚靠,但光是只有坚城是不够的!」
说到这里,郑朝宗的眼神变得冰冷起来,道:「待拿下长安,我不会当即要文彦博老狗的脑袋。
我要等以后将文氏满门尽皆擒下之后,当着他的面,将他文氏满门一一斩首。
他是怎麽对待我郑氏的,我便怎麽对他文氏!」
平子澄起身拍了拍郑朝宗的肩膀,道:「海夫,你专心打长安,这些事情你先不要想太多,尤其是要注意劳逸结合,打长安乃是一场持久战,没有好身体扛不下来的。」
郑朝宗点点头道:「放心吧,文彦博老狗不死,我指定是不会倒下的。」
……
晋州。
吕惠卿驰援长安的三万八千军队再次驻扎。
帅帐之中。
吕惠卿与自己两个心腹幕僚齐聚帅帐。
这两个幕僚,一个叫周楷,一名为向俊。
周楷乃是他至交好友之子,至交好友当年临终之前,将周楷交给他,是吕惠卿一路看着长大的。
而向俊则是吕惠卿数十年的幕僚了,向俊乃是个穷书生,为人聪敏无比,只是科举不顺,后来乾脆跟了吕惠卿出谋划策,数十年来,深得吕惠卿信任。
吕惠卿看了一下自己这两个真正的心腹幕僚,道:「今夜寻你们过来,某想问问你们的意见,接下来该当如何?
你们都是某的心腹,此处亦无他人,尽管畅所欲言便是。」
周楷实际上年纪也不算小了,如今也已经四十出头,但并不太稳重,闻听吕惠卿此言,笑道:「世伯,按我说,咱们就不该去凑这个热闹。
咱们远在太远,从太原过来,虽然不至于说千里迢迢,但一路走汾河谷底,经晋州,若是想要驰援长安,便需要渡过黄河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