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与欣慰,说「煦儿有古贤君之风」。
彼时,她只当那是先帝对的疼爱之语,可此刻,望着眼前这个少年,她才真正明白,先帝的话,绝非虚言!
……
卯时三刻,岑启衡踏着未散的晨霜入了乾清宫偏殿。
玄甲上的冰碴尚未化尽,却在瞥见御案上半卷《禁军马步军编敕》时,后颈骤然绷紧——正是半月前他亲手呈递的版本,边角梅片香的痕迹还在。
「岑卿可知『鸟尽弓藏』?」
赵煦摩挲着鎏金手炉,炉盖缝隙渗出的热气模糊了少年眼底的寒芒。
「皇叔颢昨日将三衙军器监划归王府直管,再过三日,殿前司的弓弩箭矢都要经慈寿宫核验。」
他屈指叩击案头,册页上朱笔圈注的营寨标识随着震动微微发颤。
岑启衡单膝跪地的膝盖硌在青砖上,甲叶碰撞声在殿内回响。
馀光扫过御座旁立着的铜龟负碑,想起先帝大殓时,正是这少年踩着他的肩甲,将遗诏供于灵前。
「陛下明鉴,末将……」
「明鉴?」赵煦突然起身,皂罗袍角扫落案头程颐的《大学义疏》。
「你姑丈在环庆路的酒坊,可是用的禁军漕运文书?」
话音未落,紫檀匣「啪」地打开,半块鱼符在晨光中泛着冷光,「这鱼符若与枢密院那半对不上,你说太后会信谁私结边将?」
更漏声里,岑启衡盯着少年腰间露出的锦绦——那是先帝特赐的织金狻猊纹,与御案上《绍圣新修令》封皮的火漆印如出一辙。
「太后已允诺,事成后擢末将为枢密院副使。」他喉结滚动,铁甲下的后背已渗出冷汗。
「枢密副使?」赵煦突然笑出声,抓起案头《韩魏公别录》甩在地上,书页哗啦散开,「当年狄青的功劳,可比你的功劳高得多!」
他蹲在岑启衡面前,轻声道:「你若肯护驾,朕封你三代荫补,赐金书铁券——但要敢踏出乾清宫半步……」
话音戛然而止,窗外传来宫人搬运茶盏的声响。
岑启衡望着少年眼中翻涌的暗潮,恍惚似乎见到了那个杀伐果断的先帝。
鱼符的凉意透过袖口渗进掌心。
「末将……唯陛下马首是瞻。」
叩首时,额头重重撞在青砖上,惊飞了梁间一只宿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