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捷报展开时,殿内突然响起孩童啼哭——竟是文家幼孙被抱上金殿,胸前还挂着用静塞军箭镞熔铸的长命锁。
「潞公为保百姓安宁,连稚子都送上阵前祈福。「
老妇人颤巍巍抱起孩子,珍珠璎珞扫过赵煦煞白的脸。
「如今潞公在西北大败逆贼,这也就意味着,众多大臣之前的举措并非没有效果,相反乃是有大大地效果,而只是当时用人有些瑕疵罢了。
既然如此,那还是按照祖宗法来吧,什麽新政不新政的,就此罢休吧。「
范纯仁捧着拟好的嘉奖诏书,墨香里混着血腥味。
他看见赵煦喉结滚动,却在触及高太后腕间太祖亲赐的玉镯时骤然噤声。
那玉镯上「止戈为武「的刻痕,此刻正映着窗外残雪,恍若一柄悬在天子头顶的刀。
「传旨。「
高太后将孩子塞给乳母,染甲的手指点向天际翻滚的乌云,「文彦博晋封太师,赐丹书铁券。
凡参与平叛将士,荫及三代。至于.「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程颐发颤的广袖,「程卿家学问高深,不如去白鹿洞书院讲学,莫要再耽误官家理政了。「
早朝散去时,赵煦望着高太后远去的鸾舆,听见自己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阶下御史们的窃窃私语混着雪粒飘落,「乱臣贼子「「违背祖训「的声浪中,唯有程颐的叹息穿透喧嚣:「唐朝武则天之事恐怕要重演矣,唉,牝鸡司晨,这个国家哪里还能好的。「
御史们顿时一个个脸色如土,有年轻御史跳出来欲要呵斥程颐,却被年长者拉住,低声道:「莫要多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