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允闻言嘴角抽搐,沉吟了一会道:「传令全军:凡遇文氏亲眷,无论老幼,格杀勿论。」
苏允的声音像淬了毒的箭,「若有文官以『仁德』劝诫,便把郑家庄的惨状说与他们听——若仁德换不来活人,要这仁德何用!」
此言一出,郑年安众将顿时大吃了一惊。
帐内死寂如坟,唯有更漏声滴答作响。
郑年安闻言大吃了一惊道:「经略三思!「
他踉跄着扶住沙盘,代表文氏的黑旗残片正卡在他颤抖的指缝间,「文彦博虽罪当万死,然文家累世簪缨,其兄文彦章官拜翰林学士,族弟文彦和主理漕运.屠戮其族,恐触怒满朝士大夫!「
年轻的参军陆明渊亦是急得面红耳赤,道:「宋太祖皇帝立'不杀士大夫'之誓已百年,若是咱们开此先例,天下书生必视我军为虎狼!
昔年黄巢屠长安,李闯焚书院,皆因失文人之心而败啊!「
苏允的断剑突然抵住案几,木屑纷飞中挑开陆明渊的锦袍下摆,露出内衬上的《太平御览》书页残片:「你可知文彦博私藏的《庆历法典》里,'谋反者夷三族'的条文下,被他用朱砂批注了什麽?
'唯士大夫可免'!「
剑刃扫过帐中悬挂的《劝学文》,墨迹未乾的「书中自有黄金屋「被划得支离破碎。
「可文氏门生遍布两浙路,若.「
「够了!「
平子澄突然抓起案头郑朝宗的血书狠狠甩在沙盘上,「三百十七口妇孺,其中十七个是刚启蒙的学童!
文彦博把他们的毛笔串成念珠挂在城楼上,这就是士大夫的仁德?「
苏允缓缓起身,染血的衣襟扫落案头《资治通鉴》,泛黄的书页间滑落半片乾枯的枫叶——那是郑朝宗三年前从岳麓书院带回的书签。
「士大夫?「苏允冷笑,断剑挑起烛火。
「当文彦博用稚子骸骨填护城河时,那些满口仁义的翰林们,正忙着给'戡乱有功'的文家写墓志铭!「
帐外突然传来凄厉的马嘶,惊起漫天寒鸦。
苏允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雪粒子落在他染血的睫毛上:「传令下去,凡遇文氏宅邸,连墙皮都要刮下三寸。若有文官阻拦.「
他握紧断剑,「便让他们看看郑家庄的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