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纯仁气得满脸通红,指着刘挚说道:「刘中丞,你颠倒黑白,假公济私,还敢在此狡辩。
你所做的一切,朝堂上下有目共睹。」
大臣们纷纷站队,一时间朝堂上争吵声此起彼伏。
高太后看着混乱的朝堂,眉头紧锁,心中满是忧虑。
此时正值与延安府战事关键时刻,朝廷内部却陷入如此激烈的党争,实在是不利于大局。
她怒声喝道:「都给哀家住口!如今大敌当前,你们不思如何应对战事,却在此党同伐异,置大宋江山于何地?」
一时间满朝文武尽皆默然。
然而,双方的争斗岂会因为高太后的呵斥而停止。
吕大防丶范纯仁一派继续在朝堂上弹劾刘挚等人,而刘挚一方也不断为自己辩解,时不时便会反咬一口。
而在查索范吕两派官员的事情上不仅没有停下,反而变本加厉,一时间诸多官员纷纷落马。
这场党争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了前线战事的部署。
负责粮草调配的官员因卷入党争,工作受到影响,导致东路大营的粮草运输出现延误。
前线将领们得知朝堂的混乱局面后,也人心惶惶,士气受到了不小的打击。
……
与此同时,在延安府,苏允正与幕僚们商议着应对之策。
他手持一份密报,上面详细记录着汴京朝堂的混乱景象,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笑容:「渡远果然天生是吃这碗饭的,朝廷整了那麽多的活,他就搞了这麽一出,这朝堂之上,便已乱成一锅粥。
那高太后想必此时已是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王抱朴在一旁笑道:「先生妙计,这童谣与密约的传播,如同一把利刃,直插大宋朝堂的心脏。
如今他们内部自顾不暇,正是我们加强防备,准备迎击宋军的好时机。」
苏允闻言笑了起来,道:「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大宋朝历来如此罢了,党争……嘿嘿,党争好啊!」
他随即目光坚定望向关中方向,道:「……不过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
说到底,舆论战要打,这是关系到战争潜力的事情,但当下的十几万宋军,却是我们的燃眉之急,须大意不得。
清澜,你要密切关注宋军的动向,以及周边势力的态度。
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我汇报。」
平子澄微微欠身:「先生放心,我已安排了大量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