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庸侧面,“什么是三问三不问?”
丁昌光抢先答道:“三问者。审案问县令,判案问士绅,复案问关系。”
“哦?”杨庸莫名其妙:“这是为何?”
丁昌光说道:“大人总判全州事物,日理万机一日不能懈怠。自然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审案了,一般的刑事民事案件,大人可交由县令去办,这样也算是为大人解了一愁。这第二问,便是在结案前还需问得袁州的士绅。大人初来袁州,许是不知袁州百姓以族长牵头,族人宗族观念甚重。若是大人要判下一个案子,须得有族长点头,否则便是坏了规矩。这第三问,若是大人对县令结下的案子有所疑问,要推翻重审,还需看这案子之中所涉何人,是否会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哦!”杨庸点点头,表示已经明了,杨庸恍然大悟,丁昌光所说的,不正是要架空他这个通判么?
“那什么又叫三不问?”
张耀同这次抢到了说话的时机,说道:“三不问,又叫三不管。县令判案不问,宗族内部事务不问,缉拿匪盗之事不问。这三不问,着实也是为了大人您所着想啊。一般案子也就罢了,若是牵扯到方方面面的扯皮案,大人何必惹上一身腥臊?宗族内部事务就更管不得了。尤其袁州的百姓同姓之人颇重,分了数十个家族势力,其中关系盘根错杂,一时半会根本摸不清楚。他们之间的事物,只要不是危机社稷,大人还是睁一眼闭一眼吧。至于缉拿匪盗之事,大人可曾听说袁州三年之内换了七个知州一事?”
“当然!”杨庸仔细地听,他们的嘴里倒是有很多重要的东西。
那张耀同说道:“据小吏所知,袁州境内有三股势力较强的草匪。一股在分宜境内,领头的叫袁盛,绿林送他绰号半条命,他有十八干将,号称十八铜人,实际上喽啰早过两千,是三股草匪中最大的一股。一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