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刘光世奉了诏令,两日后便要离京赴任。刘府上下自是收拾妥当,细软行李装了两车。刘复世并王渊等几将出城送了三十里,想这西北一路不太平,刘复世又着了一队殿前司军士前去护送。杨庸与韩世忠论战沙盘之后,又酒战刘府,本是拼了性命,两日之内哪里还能起床跟随?刘光世走时又拨了几个家仆小厮,专等杨庸身体康复,再动身去往鄜洲。
谁想杨庸酒后大病,一病竟是两月有余!
京城汴梁迎来了改年宣和的第四个年头。王渊向兵部述职之后,便回了巩州。年关将至之时,张俊和韩世忠都领了职。张俊去了延安府,做了延安府兵马副都监,成了经略安抚使钟师中(水浒中所说的小种经略相公)的部将,专职缉打匪盗。延安府人韩世忠倒被鄜延路兵马总管刘延庆要到了鄜洲,成了郭药师的副将,掌一路兵马之副先锋之职。
韩世忠临走之前,还特地去了一趟杨庸的府宅,韩世忠算得上是一个武痴,杨庸与他也算是志气相投,二人秉烛夜谈,又在一张床上分两头而卧。第二日韩世忠便要拉着杨庸撮土结义,杨庸敬重韩世忠,视他为长辈,怎奈百般推脱不得,只能纳头拜下,称了兄弟,韩世忠这才心满意足,踏马西去。
转眼间便是元宵佳节,杨庸的病已是好了个七七八八。这日由茜儿柳儿拉着,便去了京城最繁闹的街市。
宣和年间,朝廷虽是贪腐成风,边关又连战十数年,但毕竟家大业大,汴梁的繁华比之仁宗年间有过之而无不及。徽宗皇帝又喜爱热闹,百种营生,统统不禁。那时的汴梁街头酒肆林立,茶馆、勾栏里更是人声鼎沸。青片石铺就的街路上,马车穿梭,行人络绎,一派升平的景色。
较三月之前,茜儿柳儿早已是改头换面。杨庸花钱多半都花在了二女身上,绸缎绫罗,金银珠宝,每日将二女打扮地如同贵妇人也似。一众家仆也没落下,一套出行缎袍,腰间每人一块玉质挂坠。走在街上乍一看,哪里还是小厮,分明是一群小富之家的纨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