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拜见恩相!?”刘光世在一旁推波助澜。杨庸也不再扭捏,当即纳头又拜:“报国为民,责无旁贷!”
刘光世是个惜命的人,惜自己的命,也惜部下的命。没有部下在沙场的搏杀,他哪有今天的战功。他是一个世家子弟,但他并不纨绔。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善待下属,体恤军心。无他,因为他的部署是他的枪,也是他的饭碗。他要保证他的饭碗,还要多一些饭碗,盛更多的饭。也许,郭药师说的没错,杨庸可能真的是一杆潜在的枪。刘延庆很推崇郭药师,因为他狠,他准,不光打仗,还有相人。
刘光世对父亲刘延庆必定是无疑的,所以他选择信任郭药师,所以他相信杨庸。
因为没有书读,对于宋朝的历史,杨庸只限于简单的一些东西。至于中兴四将之一的刘光世,他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
眼看巳时过半,杨庸料想老父已经回去了草庐,于是请刘光世一行上山歇息,顺便收拾行李,随恩相下山。父母泪眼婆娑,不忍“大郎”受那戎马倥偬,只是郭药师口若悬河,一番话说得头头是道,竟让二老羞愧万分,只差在杨庸的背上刺下“精忠报国”的字样。
杨庸三跪九叩,用旁人从未见过的大礼拜别了二老。随着刘光世的左右,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又下得山来。近得汴梁,旗手们又打起旗幡,那只大虫被四五匹马抬着,一道入了南门,在华灯初上的京城里,招摇过市。
刘光世今天的心情非常不错,杀了一只大虫,这在当时算是一种勇武的荣耀,这种荣耀甚至盖过了杨庸的到来。只是刘光世做人做得滴水不漏,不仅亲自设宴款待,还将自己的一间宅院赐给了杨庸,又拨了两个使女,钱千贯,一并送了。刘氏本是世家,家里钱财无算,区区一座二进宅院外加两个使女又算得了什么。可对于杨庸来说,这等待遇已经让他有肝脑涂地的冲动。刘光世大手一挥,郭药师反倒成了杨庸的客人。
这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