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以最快的速度修缮还原,城门大开,百姓恢复了往常出行。
城内百姓被损毁的屋舍,以晚棠的名义出资,由工部帮忙修建。屋舍损毁严重的,被朝廷暂时另行安排了住处。
京城里受益的老百姓们争相称颂新帝和晚棠。
一对夫妻牵着个半人高的孩子离开京城,孩子的脸被遮了大半,低着头,不似寻常孩子活泼。
三人乘坐骡车,晃晃悠悠行了大半天,在路边一处客栈歇脚。
这是这片地方在官道附近唯一的一家客栈,夫妻二人定了一间房,在厅堂的角落里随意吃了三碗面。
临走时,那孩子朝旁边那桌瞄了一眼。
三人回到房,老夫妻麻利地在地上打好了地铺,朝半人高的孩子躬身:“主子可要沐浴?”
遮着脸的孩子脱下小斗篷,他穿着孩子的衣裳,那张脸却已经被岁月雕刻了痕迹,正是早已经从刘府失踪的摇光。
摇光摆摆手,疲惫地坐在凳子上揉眉心。
老翁走过去,蹲下,将摇光的腿搁到自己膝上,帮他按捏小腿:“适才角落里的另一桌人似乎在谈论未来的皇后,他们好像要对皇后不利,主子可要想办法提醒皇后一声。”
摇光是在逃亡,这一路对周围的动静便很上心。
“他们手上的茧子是握刀所致,个个都是练家子。”摇光说完,慢一步拿开手,淡漠地看向老翁,“我为何要浪费工夫提醒皇后?她与我们何干?”
“皇后也有一点魏家血脉,她和新帝帮魏家伸了冤,如今魏家人再也不必躲躲藏藏,可以光明正大地生活......”
摇光冷笑着打断他的话:“若不是我设计逼迫,他们只会明哲保身。”
旁边老妪看老翁还要再劝,悄悄地摇了下头。
摇光没再语,洗漱完便躺下歇息。
老翁和老妪出去准备接下来几日的干粮,出去半晌才回屋。
翌日一早,摇光正在用早膳,听到老妪在旁边唉声叹气。
老翁拍拍她的肩:“与咱们无关,你愁什么?”
老妪忍不住瞪他:“救人一命生造七级浮屠,咱们以前都是在魏家积善堂做事的人,你叫我如何眼睁睁看着襁褓里的孩子被人害?”
老翁讪讪地看一眼摇光,斥道:“你小声点,搅了主子清静!”
摇光绷着脸,喝完一碗粥才问道:“什么孩子?”
老妪竹筒倒豆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