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红年代,竟然有种幸福感。
\n
前世陈启山可是独生子,对这种兄弟之情没什么感受,反而成为二狗之后颇为触动。
\n
从陈大根家到大队部,需要穿过重重村屋,以及一条笔直的田埂。
\n
旁边就是大大的晒场,顺着晒场过去就是大队部的仓库,以及正北方向的祠堂。
\n
祠堂前的广场也是晒场,里面没有香火,就连神像和木牌都收起来了。
\n
这里现在成为了开全村大会的地方。
\n
祠堂左边是大食堂,右边原本是仓库,后来改成了木工房,陈大根和陈启强就在这里做工。
\n
这年头木工手艺是不允许观看的,也不允许外人打下手。
\n
所以房子一般都是关着的,钥匙在陈大根身上。
\n
一路边走边聊,和同样早起的村里老人们打招呼,父子四人来到了祠堂。
\n
陈启发跟着父兄进了木工屋,陈启山则来到了大队部。
\n
十几个小队长逐渐在这边聚集,等待开早会。
\n
每天都有早会,要记录考勤,强调纪律,分配任务,清点工具等等,事情有不少。
\n
主要是村里人多,村子也大。
\n
三个生产大队,光小队长就有四十多个,生产小组就有四五百个。
\n
这些小队长们都是中年人担任,都是村里侍弄庄家的好手,堪称精锐。
\n
看到陈二狗过来,一个个笑着打趣,倒也没有讽刺,毕竟陈家人就在身边呢。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