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重担的时候,现场那些早了一天拿到书的读者,天都没黑,就开始在「微博网」上疯狂秀起了手上的新书。
\n
首先是炫封面的——
\n
陆金波这次对《原乡》的装帧设计下了苦心:封面整体的色调是深蓝色的,浮现出波浪纹样;浪尖托起一株根系裸露的榕树;树干半透明如琉璃,枝叶伸展为汉字笔画;
\n
根系末端化作墨色丝线垂入海浪。右下角烫银书名「原乡」二字,笔触如刀刻斧凿。
\n
不仅图案设计精美,而且摸上去是浮在纸面上的,如同浮雕——这用的是凹凸压印工艺,成本不低。
\n
再加上设计同样精美的腰封、主题书签,和专属的赠言卡片,这一波操作简直把翘首以盼许久的网友、书迷给炫码了。
\n
然后就有人开始炫序言——
\n
翻开封面,就能看到他的老师于华写的《写在你翻开这本前面》:
\n
【……我总以为,记忆是活人的刑具。活人不得不背着它,像背着一具正在腐烂的尸体。而在《原乡》当中,记忆是鲜活的生命……】
\n
【……我年轻时总想写刺痛人,让人“呐喊”的东西,后来才发现,真正的疼痛是发不出声音的。……】
\n
【……我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在想:这在写乡愁吗?看完以后,我知道不是。乡愁太轻,像一片落在水面的柳絮。而《原乡》里的人,是被连根拔起的树。他们的根须上沾着血和土,血是活人流的,土是死人化的。……】
\n
【……好的从不提供答案,它只负责剖开伤口,让读者看清里面的蛆虫和嫩芽。放下这本,我又一次听见那些沉默的呐喊。……】
\n
于华的序言整整写了3000多字,完全不见敷衍,简直是一篇专门写给《原乡》读者的阅读指南,其中的真知灼见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