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潮听完王震旭的翻译以后,拿起自己手边的话筒道:“说出错误的意见是件很丢人的事情吗?”
\n
台下的日本观众几乎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n
张潮继续道:“一个运动员在训练馆里挥汗如雨训练了四年,要开奥运会了,他害怕在赛场上输给别人丢人,就干脆不参加比赛,请问他之前的训练有什么意义呢?”
\n
河田诚宏有些不服气地又站起来道:“那不一样,运动员是经过了四年的艰苦训练,他当然要参赛。不能这么类比!”
\n
张潮笑了起来,追问道:“你之前接受的教育、读过的书、做过的事,难道不是在‘训练’吗?如果这都不能支撑你们勇敢说出意见,那是不是还要‘训练’的‘训练’?”
\n
河田诚宏哑口无言,满脸通红,颓然坐回了座位。
\n
渡边恒雄听完两人的对话,略有所思,他对张潮道:“所以这就是你说的,日本年轻人缺乏勇气的原因?我们太在乎面子,如果觉得会被人驳斥,就干脆不把话说出口。”
\n
张潮点点头道:“是啊。石原慎太郎先生一生不就靠肆无忌惮地‘敢说’,就被视为‘男子汉’和‘武士’吗?说明这种勇气在日本,是一种比中国更稀缺的资源。
\n
东亚文化当然都有内敛、隐忍的一面,只是中国人更不容易沉溺在其中而已。”
\n
渡边恒雄叹了口气,其实这些思考他作为日本的文化精英也曾经做过,但是始终无法如张潮这样的旁观者一样洞若观火地指出来。
\n
过去外部学者研究日本的民族性,要么就太执着于表象导致观点偏颇,如《菊与刀》;要么就是太过于“客气”,以至于缺乏针砭力。
\n
张潮不是学者,但作家自有其洞悉世界本质的锐利,所以虽然说出的意见并不算多么深刻,但却能从交流的细节入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