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偌大的会议室里,仿佛只剩下了张潮一个人。
\n
会议室里的记者们在被“不给他人找麻烦”文化浸润透的日本待久了,哪里有见过这么咄咄逼人的作家。
\n
哪怕就是以“暴论”著称的石原慎太郎,也是用了50年时间锱铢累积起来的。
\n
如此强的表达输出,纵观日本近现代文学史,都很难找到与张潮相媲美的人物。
\n
记者们低头看看自己的笔记,又都忍不住互相看了下旁边的同行,眼神全是震惊、困惑和为难。
\n
怎么报道张潮今天的“道歉”,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n
虽然喜欢石原的人不多,但他毕竟连任三届东京都知事,如果真被张潮气死了,那发出报道的刊物,会不会被视为张潮的“同伙”。
\n
可不发报道,或者过分删减,自己今天来的意义又在哪里?恐怕还会被其他报纸,还有读者嘲笑没有胆量。
\n
现场陷入了沉默当中,就连叫嚣得最大声的右翼报纸如《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此刻也不太敢问出什么尖锐的问题。
\n
尤其是张潮演讲涉及的石原情妇、私生子的问题,其实属于“公开的秘密”,但是大多数人慑于石原的影响力都不敢明言。
\n
此时由张潮这样的“外国人”来揭穿,就尤其显得尴尬。
\n
张潮微微摇头,对众人道:“「记者是追逐真相的猎犬」,不过今天各位真是可爱啊,难道变成吉娃娃了吗?”
\n
在这句话的刺激下,终于有人忍不住了。一个坐在后排的记者大声道:“石原先生即使有再多不是,当年也是在战后‘饿着肚子’建设国家的一代人。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