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把《斯巴达教育》当成男性成长指南的日本年轻人,根本不知道这才是阉割整个民族的宣言书;
\n
那些被《日本可以说不》激发的虚假热血,不过是政客在美国驻军阴影下的意淫gaochao。这种把民族创伤变成政治春药的写作,让每个字符都散发着神社香火钱的铜臭。
\n
这种对读者的戏弄、背叛,就是石原知事对文学犯下的第一宗罪。”
\n
张潮严肃地环视了一遍记者,他身材本来就高大,又坐在象征领导权威的上首位,所以目光的压迫感十足,记者们大气都不敢喘息,只能听他用严肃的语调继续道:
\n
“他对文学犯下罪的还不止这一宗——文学,是历史某个瞬间的缩影;而历史,则是映照一切现实的镜子。
\n
你可以正视它,也可以回避它,甚至可以试图砸碎它,但你永远无法摆脱它。历史叙事是所有文学叙事中最庄严的一种,因为它的参照物太丰富,也太厚重了。
\n
但石原知事却一直以轻佻、傲慢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历史叙事——他支持的电影《吾为君亡》里将神风队描绘成樱花殉道的诗人,他在《挑战》中将大屠杀美化成‘必要的惩戒’……
\n
我知道,石原知事的青少年时代,接受过旧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那样的教育,到底给日本、给亚洲、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历史就在那里,无需我重复言说。
\n
无法正视并反思自己青少年时代接受的错误教育,并且试图将这些破损的精神烙印加诸在新一代的脑子里,是一种深层次的软弱。
\n
他就像一个得了传染病的病人,不仅不接受治疗,还要走到街上对着每一个路人大喷口水。
\n
文学,成了他传播‘思想瘟疫’的媒介,他的所作所为让侵华生化部队的***实验报告都显得像田园牧歌。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