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如你》,不过畅销应该没问题。这样吧,书里的未发表内容达到30%,我给你11%的版税;达到50%,13%;超过70%,15%。你看怎么样?”
\n
张潮默默算了算,觉得可以接受,就说了声“好”,与陆金波握了握手,初步的口头协定就算达成了。
\n
陆金波感慨道:“我当年顶着‘李寻欢’的名头呼风唤雨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最年轻的,把网络文学、网络舆论玩得最明白的人,今天见到了你的操作,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老了。”
\n
张潮笑了笑,没有接话,而是说:“我要回去上晚自习了,再见。”说罢转身离开,身影很快消融在夜色里。
\n
陆金波点起一支烟,一边抽着,抬头看了看小会议室人影交错的窗户,又摇了摇头,慢慢走出了三中的校园。
\n
张潮对陆金波的态度很复杂。
\n
首先陆金波那份报价自然是所有出版社里经济回报最高的——以达成100万册销量计算,陆金波的方案比花城社的方案,能让张潮多拿150万。
\n
张潮几次在呗榕文化和花城社中摇摆,毕竟150万在2004年,无论如何都算得上一笔巨款,即使在燕京,也可以买上两三套二环的商品房了,或者是一个破点、小点的四合院。
\n
但是作为出版商的陆金波,过分热衷于商业化包装、炒作,以压榨作者的文学信誉来追求短平快的市场收益,同样也备受人诟病,也是最让张潮顾虑的一点。
\n
而张潮作为新人,虽然在网络上、媒体上已经刮起了一阵旋风,但是出版了第一本书,才算是在文学界的正式亮相,也关乎外界对他的观感和定位。
\n
如果选择呗榕文化,张潮都能想到陆金波会给自己安上多少头衔——
\n
“十年一遇的文学天才”“博览群书的孤独少年”“挑战权威的叛逆者”“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