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思虑再三以后,张潮仅仅选择了《青年报》《南国都市报》《中华读书报》等有限的几家媒体采访,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青年报》。剩下的媒体,要么婉拒,或者用邮件采访的方式回应。
\n
于是在周日正式放寒假前,媒体上已经掀起了一股报道“青春文学神话终结者”的狂潮。各大媒体都在极力炒热这个新闻。
\n
所以往往张潮今天接受的采访,第二天就会出现在报纸上,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n
这主要是因为在吸引年轻读者方面,大家好久没有抓到这样一个有价值的题材了——上一个还是几年前的韩涵。
\n
要知道纸媒在2004年,经过20年的扩张,已经达到其辉煌的顶点,开始走下坡路了。
\n
年轻人不爱看报纸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了,怎么在这个趋势中尽量收割一波读者,是纸媒维持影响力的生命线。
\n
而“博客中华”也大为受益。2004年1月份还没有过完,“博客中华”的访问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五十万人次,浏览页面超过千万。
\n
其中“午夜潮汐”就贡献了三十万以上的流量。
\n
东方兴原先对“博客中华”的定位是“高科技为主”的“知识过滤型专业博客”,他本人的主要工作也是互联网实验室,同时还在攻读博士学位。
\n
“博客中华”目前完全是依靠他压榨自己个人的业余时间和收入来维持,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东方兴原先是没有答案的。但是张潮的出现,则让他看到一种可能性。
\n
“博客”要想真正发挥影响力,仅仅依靠高质量内容的输出还远远不够,明星效应也不可或缺。
\n
东方兴打开电脑,开始写自己的第一份正式的商业计划书。
\n
张潮并不知道自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