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对方反应这么快,他也没有想到。但是这正好给了他第三篇文章的灵感,他很快就敲下了标题——
\n
\n
三问《新芽》杂志,你究竟在怕什么?
\n
\n
三千多字的文章又是一气呵成——先讲述了自己在各大论坛的帖子同时被删的遭遇,质疑了如此整齐统一的操作背后是不是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推动。
\n
\n
接着针对新理念作文大赛背后的教育机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看法——认为新理念作文大赛为文学偏科生开一条升学的新路想法是好的,但是这样的大事完全寄托于一家杂志社,就显得有些儿戏了。
\n
\n
一篇作文上大学,在比赛的草创期,可以作为一种不完善的办法暂时执行,也为比赛吸引了大量的关注,但是现在已经第六届,仍然是“一篇定生死”,有何不同?
\n
\n
最后的结语依旧尖锐:
\n
\n
“删帖背后那双‘无形的手’到底是谁伸出来的,大家心里自有公论。当十多万文学青年的命运操弄于一家杂志、几个编辑的时候,他们的品行应当受到最严厉的审视。而他们用最傲慢的态度告诉我们,他们不接受监督、不接受批评,也不接受反思。傲慢是人类七宗罪之首,所以今天我们终于知道了那个答案——《新芽》杂志为什么不向中国文学谢罪?”
\n
\n
从“谢罪”始,以“谢罪”终。三篇文章,借由《新芽》杂志的删帖,以一个完美的呼应结束。张潮对《新芽》和新理念作文大赛的批评告一段落。
\n
\n
少这么一篇,不够尽兴;再多一篇,又显得刻意了。三篇刚刚好。
\n
\n
检查完错别字,张潮又选择在各大平台发送。幸好这次只是删帖,而没有封号。
\n
\n
发送完,张潮又检查了一下邮箱,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